新闻中心

空箱堆积、货车等货,外贸蓄力下航运市场还要捱多久?

2023.07.21


本文字数:3635  ,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

导读  :近期运费略有反弹,堆积等货并不代表着市场开头回暖。货车目前尚未看到需求端的外贸明显回升动力 。

作者 |第一财经 缪琦

在外贸收缩之下 ,蓄力下航码头空箱堆积的运市现象还在继续。

7月中旬 ,场还上海洋山深水港的捱多码头上 ,不同颜色的空箱集装箱被整齐地摞成了高高的六七层,成片的堆积等货空箱堆积成为了沿途的风景。一名货车司机正在空置的货车挂车后切菜做饭  ,前后是外贸排成长列 、停留等货的蓄力下航货车  。从东海大桥下到码头的运市路上,空置的场还货车“肉眼可可见地”多过装载有集装箱的货车。


要想辨别空箱还是装了货的箱子并不难——堆叠如山高的大概率是空箱 ,装了货的箱子因而较重很难摞得那么高 。不同颜色的箱子属于不同的航运公司或租箱公司,其中,绿色的是长荣海运(EVERGREEN) ,深红色的是美国天泰(tex),灰色的是马士基(MAERSK),土黄色的是地中海航运(MSC),还有汉堡南美(Hamburg Süd)等等 。

作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口 ,上海洋山深水港的空箱堆积现象颇具代表性  。和外贸下行比起来 ,因交付周期还在持续加剧的运力供大于求问题 ,让航运市场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 。

空箱堆积背后

要是说今年春节期间的空箱堆积,主要受到了季节性的影响,那么目前的空箱堆积 ,则是多元化因素的综合叠加。

外贸下行无疑是一大背景 ,这让业内原本对疫情放开后市场需求复苏的期待“落空” 。

海关数据显示 ,今年6月,全国进出口总值达5000.2亿美元,环比上月减少0.3%,比去年同期下降10.1%,其中出口总值2853.2亿美元  ,环比增加0.5%,同比下降12.4%;进口总值2147亿美元 ,环比下降1.3% ,同比减少6.8% 。以美元计 ,今年上半年 ,全国进出口同比下降4.7% ,出口下降3.2% ,进口下降6.7% 。

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7月19日的发布会上解读称 ,近期我国进出口增速下滑,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在贸易领域的直接反应。首先归因于整体外需持续疲弱。主要发达国家仍然采取紧缩政策应对高通胀,部分新兴市场汇率大幅波动 、外汇储备不足,这些都显著抑制了进口需求 。其次,电子信息行业也在周期性下行。另外 ,去年同期进出口基数明显抬升 ,同时进出口价钱也在下降。

贸易放缓是各个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 ,困难更多是全球性的 。

事实上,空箱堆积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的码头上。

根据集装箱交易平台艾世捷(Container xChange)的数据,今年以来,上海港的40英尺集装箱CAx(集装箱可用指数)维持在0.64左右,洛杉矶、新加坡 、汉堡等港口更是在0.7甚至0.8以上 。当CAx的数值大于0.5时,即表示集装箱过剩,长期过剩就会产生堆积。



不过,对比而言,洛杉矶、新加坡和汉堡等港口的CAx整体呈现出下降的态势——2022年下半年乃至全年的CAx比2023年还要高。而上海港今年的CAx则整体处于去年的水平线之上,略低于去年下半年的最高点,也让空箱堆积在今年显得尤为突出。

除了全球市场需求萎缩之外 ,集装箱供应数倍激增是加剧供大于求的本质缘故 。航运咨询公司德鲁里(Drewry)数据显示,2021年,全球生产了700多万个集装箱,是常规年份的3倍 。

如今,疫情期间下单的集装箱船 ,还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 ,让运力进一步猛增。

法国航运咨询公司字母线(Alphaliner)的数据显示  ,集装箱航运业正在迎来新船交付狂潮 ,今年6月全球交付的集装箱运力接近30万TEU(标准箱),创下单月纪录 ,总共交付29艘船,几乎平均一天一艘 。今年3月以来 ,集装箱船舶的新船交付运力重量就在持续上涨 。Alphaliner的分析师认为 ,今年和明年,集装箱船舶的交付量将一直保持高位。

英国造船与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的数据也称,2023年上半年集装箱船交付量共计147艘97.5万TEU ,同比增长129%。今年年初开头,新船交付就出现了明显加速,二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69%创下新的纪录 ,超过之前2011年第二季度创下的交付纪录 。克拉克森预计 ,今年全球集装箱船交付量将达到200万TEU ,同样将创下年度交付量纪录。

专业航运信息咨询平台信德海事网主编陈洋对第一财经表示 ,新船的交付高峰期才刚刚开头,将可能持续到2025年。


10日 ,一艘大型集装箱船首航抵达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 。新华社

在2021年和2022年处于高潮的集运市场 ,经历了运价和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的“高光时刻”。疯狂过后 ,一切已然回归了理性 。根据Container xChange整理的数据 ,集装箱平均价钱已降至过去三年的最低水平 ,到今年6月为止 ,集装箱需求依然低迷 。

上海航运交易所7月15日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度报告显示 ,本周 ,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稳中有进,运输需求总体平稳  ,市场运价互有涨跌 。其中,上海航运交易所7月14日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(CCFI)为869.92  ,较上期下跌1.2%;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(SCFI)为979.11点 ,较上期上涨5.1%。

利润骤降六成

航运业供大于求的局面还将在接下来几年内加剧 ,这意味着 ,在明后年贸易需求有望适度回升带来的需求增加效应 ,也将因供应增长而被稀释  ,从而让航运业的盈利水平长期处于低位 。就短期而言 ,此前签下的长期合约则让船公司今年的利润下滑相对滞后  。

对于中国的国际物流和货代企业而言 ,市场萎缩带来的行业内卷  ,直接引发了利润大幅下滑。

“基本都在降价抢单 ,我们的价钱已经降到了最低 ,利润也降到了最低 。”浙江一家国际货运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 ,公司目前的利润率比之前下降了大概60%。在过去数年里呈现出持续上行势头的他们 ,在今年经历了下滑,“行情不好,(外贸)客户发货量减少,导致目前的业务量是下降的” 。

义乌一家国际货代企业负责人也对第一财经表示,最近的货柜数量还在持续下降。不过数量虽然减少 ,买卖一直都有,更大的挑战还是在于资金的流动性。汇率和物价的不稳定,再加上传统的一般贸易商或者市场采购贸易商对中东 、亚非拉客户的买卖都在被迫接受欠款的方式,“资金要得急了国外客户打人民币又经常性被冻结 ,而美元回款成本较高,部分国家的客户要求贸易商承担回款手续费 ,无形中增加了贸易成本”  ,这些都让企业的资金占用压力升高 ,也削薄了利润。

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于7月3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显示,2023年第二季度 ,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01.97点 ,较上季度上升2.82点,回升至微景气区间 。然而,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81.19点,较上季度下降9.07点,由微弱不景气区间跌至相对不景气区间,除了港口企业外,所有企业信心指数均有所回落,企业家的信心相对不足。

何时能好转 ?

每年常规的外贸旺季即将来临 ,市场何时能好转 ?

展望今年第三季度,中国航运景气指数编制室主任周德全认为 ,这一季度所有类型的航运企业,其景气和信心指数都将略有回暖。但受到运输市场供给过剩和碳减排要求影响,未来市场还将继续承压,对于未来行业的复苏前景,以及第三季度传统旺季能否如约到达,中国航运企业家信心略有不足 ,多持谨慎态度 。

上述浙江国际货运企业负责人表示,对他们来说  ,一般8月底9月初才开头进入旺季 ,预计下半年业务量会有所回升  ,不过利润率还会持续偏低。

陈洋坦言 ,目前业界对未来的运价走势相当迷茫 ,“都觉得不确定性太大”。

和市场预期的旺季相反 ,Container xChange预计集装箱平均价钱将进一步下降 。

上海航运交易所分析称 ,美东航线总体运力规模有所缩减 ,前期供需失衡的状况出现明显改善 ,部分航商的装载率也有所回升 ,部分班次满载。美西航线装载率也回升到90%~95%的水平 。为此 ,本周多数航商根据市场情况上调了各自运价,也让市场运价出现了必定幅度的反弹——7月14日  ,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(海运及海运附加费)分别为1771美元/FEU(40英尺集装箱)和2662美元/FEU,较上期上涨了26.1%和12.4% 。

在陈洋看来 ,近期运费略有反弹,并不代表市场开头回暖 。目前尚未看到需求端的明显回升动力 。而供给方面 ,即使有些新船的交付时间被延期 ,但“早晚都会来” 。

“公司6月和今年上半年的业务量同比去年有所下降,但整体仍高于疫情前。”厦门联合物流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梁燕嫦对第一财经表示 ,运价持续下降,竞争激烈 ,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考验。但从7月开头,运价略有上升,中国供应链也还有着很大的韧性,伴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 ,预估下半年整体市场会有所复苏。

“要看到外贸运行正在积蓄新的活力,虽然5、6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速下降  ,但是环比保持增长。”李兴乾在1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,“交通部门监测的全国港口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也在增长,实际货物进出仍然是比较活跃的 。因此  ,对下半年外贸的前景我们保持乐观预期 。”

受“一带一路”相关业务的带动 ,铁路整体增长 。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,今年1~6月 ,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641列,发送货物93.6万标箱 ,同比分别增长16% 、30%。

对于国际物流和贸易企业来说  ,除了提升内部的运营效率,梁燕嫦他们从去年底就开头主动拜访更多国家的客户和伙伴  ,对接海外资源的同时,也在布局海外市场开发站点 ,以形成多个利润中心。

上述义乌一家国际货代企业的负责人也在严峻的挑战中保持乐观 。他觉得 ,经历了这一波调整 ,说不定中国企业可以在新的全球贸易格局中更好地参与到全球贸易 、货运物流的市场竞争中,企业要做的是自我更新和积极调整,“先活下去,才有活好的机遇” 。

微信编辑| 立早

上一篇:一男人将女友杀戮后逃跑 三亚警方追凶23年侦破命案 下一篇:奥迪A4L/A6LQ5Q7保时捷卡宴大众途锐原装风帆蓄电池110AH汽车电瓶

Copyright © 2023 女式开襟高清图片-百度百科 版权所有   网站地图